很感動的電影,每位演員的演出都很出色。
先談譯名,原版的名字是「 そして父になる」,大意是「然後、成為父親」;香港版的名字改成「誰調換了我的父親」,前者的對像是野野宮良多,後者是兩位小朋友,對於配合劇情而言,前者較適合吧。英文名是「Like a father, like a son」,我覺得更能表現故事的重點。
劇情的偏排可說是環環緊扣,一開始慶太參加小學面試,面試宮問「你像爸爸還是媽媽?」。這是圍繞此劇很重要的話題—血緣。然後良太的爸爸也說「以後琉晴會愈來愈像你,慶太則會愈來愈像對方。」,綠的媽媽也引用了類此的話。
而雄太一家提出了別的看法—「血緣並不是那麼重要」。始終野野宮一家一起生活了六年,那些回憶不能騙人。
然後是兩種人生態度,不僅是父子相處,而是做人的重心。如果我是兒子的話,一般都會選擇雄太那方式吧,至少他會花多點時和我相處。但是我想比較哪種方式並不是電影的重點,因為太明顯會偏好雄太那邊吧。重點反而是,良太採用這種方式,很大程度受了父親的影響,因為父親也是個嚴父,所以他要成為精英以得到他的讚賞,就像慶太那樣。而慶太成為父親後可能也是那樣吧,即使沒有血緣,有些東西還是可以傳承下去。「我們」是父親,同時也是孩子,英文名所表達的是父子之間的相互影響吧。
值得留意的是這種影響不是單向,從父親到兒子,而是雙向的,即是兒子也可以影響父親。當琉晴來到野野宮的家,良太和綠和他玩得很開心,這是慶太在的時候不會發生的。
這種影響和聯繫才是人與人之間最奇妙的東西吧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